马振山:2021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一年

汽车起重机 3年前 ( 2020-12-17 20:25:19 ) 0条评论
摘要: 今年下半年中国市场增速与疫情有关,汽车市场在后疫情时代可以延续这种强劲势头。马振山表示,汽车市场永恒的驱动力将是需求,而不是政策导向。作为汽车行业的参与者,我们应该放弃“等待、...

今年下半年中国市场增速与疫情有关,汽车市场在后疫情时代可以延续这种强劲势头。马振山表示,汽车市场永恒的驱动力将是需求,而不是政策导向。作为汽车行业的参与者,我们应该放弃“等待、依赖、要求”的心理,回到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正确轨道上来赢得客户。

" 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一年."马振山认为,随着主流合资企业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,相信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带来新的增长势头。马振山预测,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将达到50%,新能源市场整体渗透率接近7%。

“2020年豪车市场的量和价都很抢眼,同时也让我们深刻地思考,原价和销量可以兼得。疫情过后,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。一些客户更喜欢质量消费和价值消费,因此有迹象表明,“价值战争”将悄悄地到来,并将加速。”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、大众品牌执行董事马振山表示,以价值换销量是时代赋予“以价格换数量”的新内涵,否则将成为市场和汽车市场的新动力。

近日,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“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”在北京召开。发布会上,马振山以“2021年汽车市场十大基本问题”为题,分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。

在后疫情时代,汽车市场持续强劲的市场需求是驱动力
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-11月,国内汽车累计产销量2237.2万辆,2247万辆,同比分别下降3.0%和2.9%,其中销量连续7个月保持在10%以上。

对此,马振山表示,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疫情的有效控制下,汽车市场迅速恢复,市场通过调整供求关系顽强地回到正常轨道,一方面体现了旺盛而有弹性的市场需求,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决心。

“今年下半年中国市场增速与疫情有关,汽车市场在后疫情时代可以延续这种强劲势头。”马振山认为,第一,14.8万人的数量表明,汽车消费的普及在仁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了汽车保有量的提高是必然的;二是疫情期间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4.4%,凸显国民经济支柱作用;第三,促进内需等消费政策也以汽车行业为重点。整个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经济将继续发展,汽车市场每年至少增长4.4%。

马振山自信地说:“目前全国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43辆汽车,这些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足以支撑车辆的购买和更换。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可期。”

在马振山看来,汽车市场永恒的驱动力将是需求而不是政策导向。“作为汽车行业的参与者,我们应该放弃‘等待、依赖、想要’的心理,回到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正确轨道上来赢得客户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现在国产车进入了互相竞争购买和首次购买阶段,品牌差异化现象更加明显。马振山表示,特斯拉等进一步国产化将跨越豪华和合资两个方向展开竞争,并再次介入竞争;日资制造商正在大步前进,本田和丰田正在实现数百万的目标。此外,独立的

马振山说:“客户额外购买时,品牌因素甚至超过产品因素。这种现象在第一次购买时是很少见的。品牌力是吸引越来越多客户的必由之路。2021年,将有利于品牌驱动型企业的发展。”

新能源市场迎来重要的一年,2021年增速将达到50%

相比之下,新能源市场的复苏更加明显。今年前11个月,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10.9万辆,同比小幅增长3.9%,实现由负转正;11月,新能源汽车销量20万辆,同比增长104.9%,月度产销量第五次创新高。

马振山表示,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。2020年下半年,新能源汽车增速已接近70%。

“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一年,”马振山指出。随着主流合资企业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,相信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带来新的增长势头。

马振山解释说,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哑铃型结构,中端市场成交量较小。2021年,随着大众、丰田等外资企业的进入,新能源汽车市场必将再次崛起,实现终端市场从哑铃型向纺锤型的结构转型。BEV私人用户购买比例增加,非“双限”城市的BEV销量也会增加。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转向需求驱动,并日趋成熟。

马振山预测,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将达到50%,新能源市场整体普及率接近7%,比2020年进一步提高。其中,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将进一步扩大,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预计2020年达到45万辆,2021年超过80万辆。

另外,对于供给方,马振山提出了“放弃”的概念。马振山表示,对于上游供应商来说,在汽车供应链全球布局和国外疫情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,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可能会时有发生,这是断裂的;对于原始设备制造商来说,强大的汽车公司依靠产品和技术来完成这一轮调整,弱小的新进入者面临技术壁垒、成本压力或退出汽车制造领域。对于销售渠道,尤其是弱渠道,如果不能突破传统的营销思路,专注于客户、细节、客户体验、营销成本,可能就无法安身立命,随波逐流,甚至在未来离开。

负责编辑:YYX